September 01, 2010

助退休男士建自信 創精彩人生下半場


「走在繁盛的裕民坊,看見上班族匆匆忙忙、年青人幹勁十足,我自慚形穢,彷彿對社會再無貢獻。」六十出頭的劉先生(阿劉)退休後,整天在住處附近閒逛,越逛越失落。加上受金融海嘯影響,社會瀰漫消極氣氛,阿劉擔憂自己會再消沈下去,決意尋求出路,加入專為退休男士而設的「男天地」。

阿劉原本在大機構任管理層,忙碌多年的他,極不適應退休後的平淡生活,情緒跌入谷底。56歲的司徒先生(司徒),告別物流業的職業生涯後,同樣覺得生活沉悶,「與家人見面多了,常為煮餸太鹹這些小事爭執。」悶得由觀塘步行到尖沙咀渡日的司徒,曾跟隨太太到老人中心,但覺得老人中心的活動性質偏向文靜,不太適合自己好動的性格。直到他參加公益金資助,香港神託會舉辦的男士社區支援服務,才找到一片新天地。

組員全男班感覺更自在

由於組員清一色是男士,阿劉和司徒均感覺自在,「沒有女士在場,傾談時沒有顧忌,分享心聲也來得直接。」一眾辛苦半輩子的男士,更難得嘗試從前無暇參與的活動,例如攝影班、普通話班、電腦班、門球班、瑜伽班等。「無論是打橋牌或參觀食物銀行,每個活動都很期待,精力全都回來了。」司徒興奮地說。

神託會註冊社工李鳳英表示:「公園裡到處都有男士整天呆坐,從不相互認識、交談,更不願參加老人中心活動。我們認為有需要為退休男士提供支援服務,填補男士服務的缺口,便向公益金申請資助。」社工會以街頭外展形式到公園及屋村休憩處,招募即將退休或剛退休不久的男士成為會員。

活動實用吸引男士參與

李鳳英表示,吸引男士參加活動,遠較女性困難。故此,「男天地」的活動都會以實用為主:舉辦茶聚,由專家講解切身主題,包括退休投資理財、男士常見疾病如泌尿科及性功能障礙等。會員在茶聚及興趣班中互相了解,中心漸漸成了他們的聚腳點。

中心更鼓勵來自不同背景的三百五十位會員貢獻專長,互惠交流。有會員曾任大學普通話講師,便請纓向其他男士教授普通話;也有一向愛好門球的會員,退休後戳力推廣。

阿劉在男天地最大得著是重新建立自信:「以前很羨慕別人在群眾面前演講,現在我也有膽量面對觀眾發言,甚至唱歌。」司徒也感覺生活更充實,跟家人多了話題:「以前跟女兒很少溝通,但現在會向她請教普通話。太太也說我不再霧氣沉沉」。二人談及打門球的趣事,更展露開懷的笑容,齊聲表示希望將來能組隊出外比賽。


司徒及阿劉比退休前更熱衷運動,經常參加門球比賽。


男天地會定期舉行茶聚,討論不同主題,為會員日後有機會面對的問題做準備。

加入男天地後,司徒(右二)及阿劉(右四)認識了不同階層的男士,互相交流人生路上的看法,心情也變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