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5, 2010

為幼女放棄輕生 單親爸爸重生回饋社區


「處理好太太身後事的一剎,我真想離開這世界陪伴太太。」全靠當時只有四歲
女兒的呼喚將他從自殺邊緣拉回,「媽媽走了,我只剩下你。如果沒有你,我怎麼辦?」

51歲的鄭國權想起數年前患癌病逝的妻子,滿腔愧疚仍揮之不去。「從前我為口奔波沒空陪伴太太,她朋友又不多,慢慢抑鬱出病來。」原本在地盤任安全管工的他,為妻子醫病花光積蓄,昔日的同事和好友卻連一、二百元也不願借他渡過難關,加上要獨力帶大孩子,心中倍感孤單。

但為了懂事的女兒,他咬緊牙關活下去。「囡囡看見我哭會安慰我。怕我擔心,她即使想哭也強忍淚水。」
經社工轉介,鄭國權到公益金資助的香港家庭福利會家福中心,參加專為喪偶人士而設的「雨過天晴」生活適應課程。他在這裡結識了很多背負著悲傷故事的單親爸爸,彼此互相勉勵扶持。鄭國權也欣喜女兒透過中心擴闊了生活圈子,「多些人疼惜她,可以彌補一點母愛。」

當上導師義工 重拾信心


為增強鄭國權的信心,家福中心的社工梁嘉玲鼓勵他當導師,讓他發揮修理水電的專長,向單親婦女傳授簡單家居水電維修技術。「為照顧女兒,我已沒有工作,成為義工導師讓我重拾信心,覺得自己仍有價值可以回饋社會。」除了當導師,他更會到老人中心當義工照顧長者。

女兒是精神支柱


剛成為單親爸爸時,鄭國權戒煙戒酒,就是想省點錢,讓女兒有較好的生活。目前他正採用中心的儲蓄計劃儲錢,希望將來可以讓好學的女兒進修。一個單身男人照顧女兒未免感到吃力。他從前以為「太太只要有家用可花,沒理由不開心」。一路走來,他深深體會到帶孩子何等不易,試過因看錯吃藥程序,導致女兒上吐下瀉;又常因脾氣暴躁,與女兒吵架。

幸好從中心的家長學堂中,鄭國權漸漸學會放下「父親的身段」,多跟女兒溝通,又主動跟其他主婦交流持家之道。「二十元豬肉可分四餐來吃,煮菜也是熟能生巧。」幹了三十年粗重功夫的鄭國權,更特意學習編辮子的技巧,為女兒梳妝打扮。「很多事情只要有心,爸爸可以比媽媽做得更好。」

「我來中心之前,完全沒自信。但為了女兒,我放開自己的心理包袱,學習面對社會,擴闊眼界。」他期望更多單親爸爸團結起來,和中心一起舉辦活動,爭取福利。「想得到別人幫助,首先要幫助自己。」




中心特別設計成長小組,讓單親家庭的小朋友抒發感受,適應生活上的轉變,重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