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06, 2010
連繫深港兩地 多元服務協助跨境家庭
「子女每天都長途跋涉才能上學,連休息和玩樂的時間也不夠,我們特別心疼。」兩名子女都在上水跨境上學的吳太深感無奈。
每天清晨,正當同齡學童好夢正酣,逾萬位學童已踏上跨境之路,由深圳到香港上學。香港回歸十多年來,跨境學童的數目持續增加。吳女士的兩名子女,每天從深圳住所乘車約一小時到香港過關上學。在本地居住的孩子放學後,可以參加課外活動,但吳女士慨嘆自己的孩子沒那麼幸運。「下午四點多放學,若參加興趣班再乘車回程,起碼要八時才回到家,匆匆吃過飯便要睡覺,不然第二天又怎能趕及在清晨五點半起床?」加上學業壓力沉重,吳女士想幫子女溫功課也覺得有心無力。
吳女士期望子女能把握每個學習機會,但又不忍他們奔波兩地。幸好她得悉香港公益金會員機構 —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於深圳設立的羅湖區跨境學童服務中心,便前往報名。該項服務主要針對跨境家庭,包括移居內地的港人及即將來港的家庭。「我為子女報讀了英文班,自己也參加了家長班學習英文。這裡師資優秀,導師也較熟悉香港的課程,幫助孩子跟上課業進度。」吳女士過往無暇參加興趣班的孩子們,現在也可以享受課餘學習的樂趣。
舉辦活動增加認識
同樣報讀家長班的李太,與港人丈夫及六歲女兒,去年十二月由深圳移居香港。李太感激跨境家庭服務,讓她在來港前,透過課程學習如何教育子女,更從中結識不少朋友。連剛升讀小二的女兒煒昕也十分喜歡中心的課程。剛搬到香港時,她們還特意回到深圳繼續上課,現在也經常參加中心在港舉行的親子活動。「無論是到大尾督踏單車,還是參觀香港大學,都幫助我們對香港的制度和社區逐步加深認識。」李太與吳女士均表示,中心舉辦的親子活動不但增進家人感情,還幫助他們提早適應香港的生活。
協助家庭適應生活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跨境及國際個案工作服務總監張玉清表示,很多跨境學童因為時間、交通及經濟的限制而未能在香港參加課外活動,因此機構特意為這些學童於內地開辦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及小組,又為家長舉辦活動,教導他們來港定居後如何找到社會服務、協助他們就業等。深圳社福機構選擇不多,跨境家庭較難找到適切服務。由於有公益金的資助,故中心可提供較低收費的服務,如家庭有經濟困難,更可申請費用減免。(查詢服務可致電23536119)
曾經嚷著要回深圳居住的煒昕,如今也慢慢適應香港的生活,並向媽媽承諾要好好讀書,升上大學。參與跨境家庭服務逾十年的張玉清表示,像煒昕一樣擁有兩地生活經驗的孩子,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動力。該會期望透過公益金的資助,連結深港兩地的社區資源,培養未來棟樑,促進香港社會的發展。
由於跨境家庭的成員往往因工作或學業分隔兩地,中心定期舉辦的親子活動正好能促進彼此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