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08, 2010
板間房環境惡劣 一家五口渴望入住公屋
我不想住板間房!睡覺時有木蝨咬我,老鼠蟑螂又多,很可怕!」五歲男童天真地訴說居所的種種。男童父親程先生是清潔工人,靠微薄收入供養妻子及三名子女,一家五口蝸居於月租九百元,位於深水埗的狹小板間房。
「板間房沒有窗戶,空氣很差。夏天時非常悶熱,有鄰居忍受不了,寧願到街上露宿。」程先生居於同區約三十六平方呎的板間房數年,狹窄的家原本只有程先生一人居住,自從妻兒從內地來港後,便要五個人擠在一起。程先生表示,那時一個單位有五至六戶人家分租板間房,沒有獨立洗手間及廚房,要如廁時必須經過黑暗的後樓梯,加上梯間常有癮君子出入,程先生常為妻女提心吊膽。三個小朋友在蟲鼠四竄的環境中活動空間有限,也渴望早日搬家。一次鄰房的酗酒房客辱罵程太,令程先生漸漸萌起搬離的決心。
與眾多蝸居舊區的板間房居民一樣,程氏一家深知生活艱難,搬家只是一個敢想不敢為的願望。直至他們認識專為基層居住問題爭取權益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透過公益金資助的「籠屋及私樓服務計劃」,他們終於有望找到安樂窩。
獲租金津貼 改租百多呎套房
機構的社區組織幹事於「洗樓」時認識程氏一家,立即著手改善他們的生活困境。社工為他們向房屋署申請租金津貼,讓他們可以改租同區約百多平方呎的唐樓套房,並安排三名年幼子女到協會補習功課,又協助他們申請公屋及提供物資援助,終於程先生找到新居所。「這裡寬敞多了,一廳一房,又有獨立浴室、廚房,雖然上落要走六層樓梯,但至少屋內沒有老鼠木蝨,環境整潔得多,兒女也多些地方活動。」為了應付二千三百元的租金與生活開支,程先生一家生活格外節省,家中不少物品,如子女的玩具及電子英文學習玩具,都是他由從街上拾回來,別人不要的「垃圾」。幾名子女非常懂事,不但沒有介意,反而很是珍惜,玩得不亦樂乎。
程先生一家輪候公屋多年卻仍未有回音。目前,一家五口每晚睡在同一張碌架床上,兩個女兒睡上層,父母及小兒子睡下層。「我們想盡快搬到公屋,因為想有自己的睡床。」女兒的話總括了一家人簡單的心願。
協助低收入人士申請公屋
由公益金資助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籠屋及私樓服務計劃」主要為籠屋及單身人士、私樓板間房、露宿者、公屋住戶等於居住問題上有需要人士提供協助。社工逐家逐戶探訪貧困戶,跟進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指導他們應用社會服務、為他們申請公屋及向政府部門反映問題。計劃每年協助過千戶籠屋或板間房等低收入人士成功獲配公屋及提供過千次房屋、就業及經濟諮詢服務。
據統計,目前本港仍有逾十萬人居於籠屋或板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