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07, 2010

問題賭徒復康計劃 助青年戒除廿年賭癮


「女朋友分手時,沒說是金錢問題。當時不可能給她什麼承諾,只好放棄這段感情。」曾經嗜賭如命的波仔,失去的何止金錢和感情,還是理想、友情、親情……

波仔和大部份港人一樣,由與家人麻雀耍樂而初次接觸賭博。升至初中,波仔的賭博生涯亦正式開始。「同班同學有賭馬習慣,因為好奇,便跟同學一起研究馬經。中過一次千多元,比我當時一個月零用錢還要多許多。」自從贏過「大錢」,波仔更加投入賭博,越賭越多,越賭越大,漸漸便墮入了「賭、輸、借、還」的漩渦。

危機解決 故態復萌

升讀工業學院,波仔申請了信用卡,開始肆無忌憚地透支現金賭馬,曾經一日內透支了二萬元上限。畢業後波仔當上了公務員,穩定的收入令他缺乏危機感,「反正每月發薪後一定有錢還。」為了把輸掉的錢贏回來,波仔開始向私人貸款或財務公司借錢。由於愈借愈多,家人發現波仔欠下巨債,全家總動員幫他還錢。

危機警報解除,手上有閒錢的波仔心癢難奈,故態復萌。「一晚輸掉兩、三萬元。那時還視作等閒。」輸多贏少,雖然波仔「聰明地」不借高利貸,每月也會付最低還款額,但本來已還清的債務再次見漲,「第二次危機,我想一力承擔債務,然後金盆洗手。」銀行幫助波仔債務重組,再次解決燃眉之急。但只消兩個月,波仔又忍不住再賭。不能再向銀行借錢,只好向朋友埋手。借錢藉口越編越多,又不能重覆。「每天寢食不安,有時怕謊言穿崩,終日提心吊膽。但這種恐懼始終比不上賭桌上的刺激。」

群體力量 戒掉心癮


家人發現波仔神不守舍,知道他又再沉淪賭海,決心幫他戒除心癮。波仔哥哥為他找到工業福音團契,參與公益金資助,為期一年的「驕陽青年問題賭徒復康計劃」「計劃讓我們反思自己的價值觀,認清賭博如何影響人生,賭癮的根源等。另外,社工協助我們重整生活,改善與家人間的關係。」在其他學員陪伴下,波仔重歸正途的路並不孤單。憑著群體力量,互相提醒,互相支持,波仔終於戒除賭癮。「人的決心是脆弱的,唯有靠群體力量互相支持,才能成功爬上岸。」

從前受債務拖累,波仔無奈逃避婚姻。現在,他開始計劃將來,希望還清賭債後,用兩至三年儲錢跟現在的女友結婚。除了工餘時在中心當義工,幫助仍在賭海浮沉的青年戒賭外,波仔又實踐少年時的足球夢想,曾代表香港到澳洲參加無家者世界盃。

南非正舉行世界盃賽事,以前的波仔無論如何都會大賭特賭一番。「以前只著重球賽結果,現在則專心支持自己喜歡的球隊,真正享受觀賞球賽的樂趣。」波仔勸勉其他賭徒:
「賭癮和毒癮一樣,能糟蹋一個人的尊嚴和心智,破壞大好家庭,我能夠幸運找到回家之路,希望其他沉淪的朋友也能擺脫賭癮,找回自我。」

過內人分享人生哲理,助問題賭徒重新建立健康的價值觀。

小組進行的解難遊戲,增進組員的溝通和信任。